原创: 朱磊、吕坚 心静安
心静安
微信号
功能介绍 【心静安】象征着心的力量,新的开始!在这里我们传播心理健康知识、精神卫生专业知识和精神疾病康复知识,传递精神卫生政策法规信息,诉说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包容、关怀和理解!
“生命中有太多事,看似轻如鸿毛,却让人难以承受。”
2019年9月10日
中国教师节
(我们向所有辛勤的园丁们致敬!!!)
也是
第17个“世界预防自杀日”
“世界预防自杀日”
(World Suicide Prevention Day)
知识百科:
01
起源
时间:2003年9月10日;
创立机构:国际预防自杀协会(奥地利)、世界卫生组织;
目的:了解自杀危险因素、增强应对能力、预防自杀行为、降低自杀率。
02
口号
2003年:自杀一个都太多
2004年:
拯救生命,重建希望
2005年:
预防自杀是每一个人的事情
......
03
现况(数据来源:WHO)
世界:
每3秒便有1人企图放弃生命;
每40秒就有1人自杀死亡;
每年有近80万人自杀身亡;
自杀是15-29岁年龄组中第二大死亡原因;
中国:
自杀估算总数占全球第二位(2012年)
如果有人跟你说
“活着真没意思”
“如果没有我,说不定会更好”
“我真没用”
“如果我不在了,你可以帮我照顾...吗?”
你会回答?
“瞎想什么呢”
“睡一觉就好了”
“你不要吓我好不好”
......
你是否这样认为?
人不会因小事而自杀
威胁说要自杀的人不会自杀
自杀的人都有精神疾病
危机过后的平静意味着自杀危险已结束
自杀发生毫无预兆
也有人是这样认为的:
小孩子说自杀都是吓唬大人的
要避免提及“自杀”话题,以免引起对方产生自杀念头
自杀的人都是想死
事实是
患有慢性病且伴有疼痛的病人有自杀危险
医生、兽医、药剂师、化学家和农民的自杀率高于平均水平
有不少威胁自杀的人最后真的自杀了
自杀未遂者再次实施自杀的致命性更高
另外
提及自杀并不能诱发对方的自杀念头
相反,他们非常感谢有人能与他们开诚布公地谈论此事
因为,该问题已在他们心中挣扎很久
还有
自杀的目的不是结束生命,而是结束痛苦
52-60%的自杀者在自杀前1-8周曾发出过求助信号
80%的自杀者曾向外界表达过自杀意图
最重要的事
自杀是可以预防的!
自杀是可以预防的!
自杀是可以预防的!
我们可以这样做:
1.平静地倾听
2.同情并给予支持
3.询问其自杀计划
4.分析除自杀之外还可能发生的事
5.如可能,转移自杀工具
6.与当事人的家人、朋友、同事联系,请求支持
7.鼓励当事人寻求精神科医生、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帮助
如自杀危险程度很高则始终陪伴当事人,切勿让其独处!
与当事人交流的目的在于:
在绝望的沟壑上架起一座希望的桥梁以使事情好转
如何交流?
专心地倾听,保持冷静
理解当事人的感受
通过非语言行为(点头、握住对方的手等)表示尊重和理解
表达对当事人的意见和观点的尊重
坦诚地交谈
表示你的关心
关注对方的感情
哪些举止妨碍交流?
时常插嘴打断谈话
发生冲突
表露你很忙
以恩人自居
哪些事情不应该做?
对事态严重性认识不足
表现震惊、困窘、惊恐
空洞的说教
刺激当事人加速施行自杀
认为当事人的问题微不足道
给予虚假的承诺
发誓保守秘密
离开当事人使某独处
幸福的人生千篇一律,而不幸的人则各有各的不幸!生命面前,众生平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