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热线:0515-83097869
15366587869
有时会问自己,做咨询师是很辛苦的工作,为何还要乐此不疲地坚持呢。
心里浮现的答案是,这份工作不仅能助人、自助,更能见识到人性的生动有趣、深刻复杂,还能充分领略到生活的变数与不确定性。你永远不知道,工作中会遇到什么样的人,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。
那天有位来访者问我:老师,请问您爱国吗?
我不假思索:爱呀。
她脸上流露出奇怪的表情:有多爱,是很爱很爱那种吗?
我乐了:为何要问这个问题?
来访者:这个问题是帮我老公问的。他也想找您咨询,要我先来问问你爱不爱国。如果你很爱国,那他就不找你咨询了。
我:我很好奇,这是为什么呢。
来访者:呃,我老公不喜欢很爱国的人。他不喜欢这个国家,觉得什么都不好,就连体检他都要去国外做的。
我:嗯嗯。
来访者:但是他也看不起不爱国的人,不爱国的咨询师他肯定不接受的。
我:也许他需要找一位国外的咨询师。
来访者:以前找过,我老公做了一次就不做了,他说国外的咨询师理解不了中国国情,也理解不了他。我想他是还不习惯,如果我们移民到国外生活可能就习惯了,但他又不肯移民,嫌在国外吃不到正宗的中国菜。
真是百般纠结啊。
我突然想到,她老公对待国家的态度,有点像她描述的对待她的态度:一边对妻子各种贬损嫌弃,一边又离不开她。
现实生活中,的确会有一些人在爱国的问题上产生心理冲突。
尤其当国家发生一些重大事件,往往就会有不同的声音跑出来。体现在朋友圈,马上就能发现谁是爱国的人,谁是说风凉话、丧气话的人,谁是两头观望的人。当然爱国者的声音肯定是主流。
多年前,因为工作关系,我曾陪一位甘肃来的警嫂去北京天安门,一到广场,这位警嫂便激动得涕泪横流,语无伦次,浑身颤抖。我见过很多第一次见到天安门激动万分的人,却是第一次看到激动成这样的,心里又惊讶又感动。怕她太激动会晕倒,我小心搀扶着她,结果她就势倒在我怀里,鼻涕眼泪蹭了我一身。
这一幕至今记忆犹新,只因深刻感受到一个人对祖国最淳朴真挚的情感。
一些来访者说,出了国才知道祖国母亲有多好。
我有一些国外的来访者,他们因各种原因出国,还有从小随父母移民的孩子。咨询之初,他们往往会有一些顾虑,大多与国情和信仰有关,但我们会在咨询中去探讨这些问题,经过探讨之后双方达成共识,咨询便能顺畅地进行下去。
说到这儿不得不说,一个合格的咨询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,还要博览群书,了解各国国情、社情、风土人情以及世界局势。惟其如此,才能站在一个视野开阔的高地,以客观公正的角度去看待和理解来访者所生活的环境,以及环境对其人格的影响与塑造。
有位年轻的来访者跟我做长程视频咨询,从他几年前到美国读书,毕业后在美国找到工作,咨询陪伴了他一路的成长。当然,最初咨询的时候他很阻抗,很不信任我。后来我才知道,因为我是他妈给他找的咨询师,所以他刚开始的时候很抵触。
他妈为什么要替他寻找咨询师呢,他妈认为心理咨询对人的影响太大了,甚至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思想和价值观,所以一定要找一个信得过的、三观比较正的老师。
他做咨询的原因是,出国后没多久,他出现好几次惊恐发作,每一次发作都把他吓得要死,美国医生建议他心理治疗。
咨询一段时间后,他的惊恐发作消失了。
从最初的阻抗到逐渐的信任,我和他的咨访关系建立得很稳固。
咨访关系让他有了安全感,他的攻击性逐渐就出来了,这个攻击性主要指向他曾生活过的国家,他说中国这不好那不好,而且会举很多事例来佐证,话里话外还流露出对我生活在中国的惋惜。
有一次他又跟我抱怨国内的事情,我一听明显是被恶意扭曲的虚假新闻,便问他是听谁说的,他说是一个日本朋友。
我说: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。出国前你在北京生活了很多年,对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,你相信他的话吗?
他愣了一下,摇摇头:其实我心里是不信的。但说的人太多了,我都有点怀疑自己的判断了。
那次咨询我才知道,他所谓说的人太多,除了他身边不明真相的外国同学,还有他妈妈。
从小到大,他是在妈妈的抱怨声中长大的。上中学的时候,他开始有了思考,对妈妈的言行开始感到困惑和质疑。妈妈总是抱怨政府如何如何不好,但家里经济条件从之前的一般到后来的非常富裕,明显享受了国家的政策福利。即便如此,他妈依然没有停止抱怨,且在爱国的问题上与很多人发生争论,因为她的极端偏执,脾气暴躁,很多熟人都把她拉黑了。
她人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儿子送到国外读书:宁可把钱砸到国外,也不花在中国。
对孩子影响最大的,其实是父母的言传身教。
他无法意识到,自己已不知不觉变得跟妈妈一样,开始各种抱怨和批判。
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,美国还比较安全,每次视频咨询,他都会庆幸自己人在美国,同时以带有某种优越感的姿态同情中国人。他为他生活在国内的家人忧心忡忡,同时也很真诚地担忧我的安全:您要有什么事,我的咨询就麻烦了。
因为极度思念家人,他提出想回国找工作,结果被他妈痛骂一顿:一个男人胸无大志,不努力不上进,活着还有什么意思?
美国疫情严重的时候,他已经有了稳定的工作,还找了心仪的女朋友。虽然他时常感觉无依无靠,每天都有些惊惧不安,但好在工作是自己喜欢的,女朋友也是自己深爱的,俩人在异国他乡相依为命也能过下去。
但他妈显然不这么想,她再三要求他辞职,跟女朋友分手,尽快回国。
他因极度震惊而反对,又被他妈一顿痛骂:现在全世界就中国最安全。你在美国要是遭遇不测小命不保,工作再好女朋友再好有什么用啊?
至此,他对妈妈的愤怒全面爆发。
他用最激烈的言辞攻击他妈,认为她口是心非,言行不一,是精致自私的利己主义者,投机取巧的墙头草,一边享受国家的福利一边骂娘,丝毫没有感恩之心。
他骂得太狠了,把他妈气到晕厥,直接住进了医院。
出院后,他妈跟我说:我必须跟您咨询一次。
他无法理解,他妈为什么会气成那样。
他的想法很简单:既然你从来不爱自己的国家,那你就要接受我说的那些大实话呀。我说的话都是对的,你还有什么理由生气呢。
他不知道的是,他妈并非真的不爱国,生活中很多时候,他妈甚至表现得比一般人还要爱国,每逢国家有什么大事,单位有什么大的庆祝活动,他妈都积极响应,主动参加。
正所谓爱恨情仇交织,剪不断,理还乱。
我们和国家的关系,有时就像我们和父母的关系。这个关系很亲密,但有时难免有怨恨。往往到了关键时刻才会发现,这份爱从未消减过。
他妈妈无法面对爱与恨的分裂,无法整合这两个部分的情感,活在非此即彼、非黑即白,没有中间地带的状态里。
他妈妈的怨恨与愤怒,源自她的父亲,也就是他的姥爷。姥爷曾经在文革时期被迫害过,整个家族因此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牵连和影响。他妈妈从小就活在父母压抑、萎缩的状态里,从未见到过父母脸上的笑容。父母长期压抑隐忍的情绪弥漫在家中,也在无意识中传递给了女儿。
等他妈结婚生下他以后,又在潜意识中把这份伤痛与怨恨传递给了儿子。
这就是创伤在家族里的代际传承。
咨询中发现,有些来访者的心理症状可追溯到上一代或上几代。上一代某个家庭成员曾遭受过重大创伤,且没有面对和疗愈过的,传递给了下一代。
一个人的创伤从来就不仅仅属于自己,未经疗愈的伤痛对家庭成员影响很大。
当父母内心恨意深重,对社会和现实各种不满和攻击,影响和伤害最大的,其实是自己的孩子。
承接父母太多怨恨的孩子,无形中成为父母负面情绪的容器。出于对父母的忠诚,他们往往变得和父母一样偏执极端,戾气深重,对外界的一切充满敌意。孩子的愤怒有时比父母还多,因为父母知道自己的痛点在哪里,他们只是习惯保守秘密,习惯了沉默而已。但孩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这使得他们时常处在莫名的怒火中。
当他们长大进入学校、步入社会,常常会感觉到在现实生活中无所适从,举步维艰,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,很难融入到正常的人际关系中。
一个大一女生曾直言不讳跟我说:医生诊断我抑郁症可能不太准,我怀疑我还有反社会人格,我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有那么多恨。
每个人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经历一些创伤。
从十月怀胎,到脱离母体、呱呱坠地,每个人都经历了人生第一次分离创伤。
世上从来就没有一个完美的人,没有一个完美的父亲、母亲,更没有一个完美的国家,每个人、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创伤和局限性。
创伤虽无可避免,但创伤是可以修复的。
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沉溺在创伤的痛苦中,放任其代代流传;还有一些人勇敢地面对、修复创伤,打破了代际传承的强迫性重复。
对个体而言,如果能接受创伤的现实,接受环境、他人的暇疵和不完美,去整合爱与恨的部分,与自己内在的冲突和解,痛苦就没那么深重。如果拒不接受,回避逃离又无法解脱,这份创伤便会传递给下一代,孩子不得不代替父母承受他们拒绝承受的东西。
王玺
电话:0515-83097869 15366587869 QQ:2696176280
中心地址:江苏省盐城市解放北路32号(盐城富邦家用电器有限公司六楼)
交通:公交B1线毓龙路站下向南300米路东
Copyright © 2009-2025, www.ycmiaodu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